找到相关内容1242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索达吉堪布:《现观略义》讲记 第一课

    就是证悟大乘三圣道一切万法无有自性的部分。   证悟大乘见道、修道、无学道的一切万法无有自性,通达了这一点,称为般若的事相。大家都学过因明,应该明白事相和法相的概念。   如果按照名称来进行分类,...基般若。它的界限为大乘三圣道:见道、修道、无学道。因为只有圣者相续才证悟了离一切戏论的法界,所以自性般若只在三圣道有,资粮道和加行道都没有真实的自性般若。   学《现观庄严论》最关键的问题,是要了解每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现观庄严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561793408.html
  • 密宗的往生净土

    生下品净土者,亦须断除根本我执,得证无我法性,真实见道;然未得见道,但依发愿是不能行,而能受持戒定慧,修诸善法,从未触染微少过患,罪障清净,若再发愿则能往生兜率等诸小净土,但此亦是难至之处,故此等净土为...

    根造述

    |净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0856121827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(圣一法师讲)

    章经云:佛问比丘:“人命在几间?”—比丘答:“人命在数日间。”佛云:“子未见道。”佛再问:“人命在几间?”另一比丘答:“人命在食饭间。”佛云:“子未见道。”再问,又另一比丘答:“人命在呼吸间。”佛云:...

    圣一法师讲

    |戒杀|杀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8/18333325504.html
  • 说“舍”

    爱欲交错,心中浊兴,故不见道。汝等沙门,当舍爱欲,爱欲垢尽,道可见矣。”持戒的目的是为了“见道’,而要“见道”又必须“舍爱欲”,归根结蒂还是在于一个“舍”字。修行中的“忍辱”是为了调服人的嗔恚的,人们...

    企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5153681.html
  • 密宗的往生净土

    证八地以前之位;欲往生下品净土者,亦须断除根本我执,得证无我法性,真实见道;然未得见道,但依发愿是不能行,而能受持戒定慧,修诸善法,从未触染微少过患,罪障清净,若再发愿则能往生兜率等诸小净土,但此亦是...

    根造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3553784.html
  • 怎样才是无分别智

      为什么叫做加行无分别智?就是要把我们凡夫的分别心识加力修行成无分别的智慧,这是见道前的冲刺阶段,就像赛跑中撞线前的最后几米,前面的一切积累都是为了这最后的成功,也好像养兵千日用兵一时,今天终于上...靠正确的分别才能对治除断,而不是靠停止一切分别。如果不起分别,人就如同石头朽木一般,根本没有修行的能力了。  凡夫转凡成圣而得见道,要靠闻思修佛法所得的智慧,而闻思修慧全都要靠第六意识来修,必须靠第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2459406.html
  • 禅宗何以又在隋唐以后排斥禅定

    ,你的因缘凑合了,自然应当见道。马祖又问:道,并非有色相可见,怎样才能见呢?师曰:心地的法眼,自能见道,无相三昧,也便是这个道理。马祖又说:这个有成有坏吗?师曰: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,就并非道了,我说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35877197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立地成佛是真的吗?

    其实,开悟并不即是成佛,乃至也并不即是见道,比如宋朝的高峰原妙禅师,自称他一生用功,大悟一十八次,小悟不知其数。可见,开悟并非成佛,如说开悟即是成佛,乃是成的“理佛”乃至“相似佛”,而绝不是“究竟佛”。充其量,禅宗的开悟,相近于“得法眼净”──见道──小乘的初果,大乘的初地而已,所以禅宗破了三关──本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22141985204.html
  • 辨法法性论讲记(7)

    求,求之不见;向十方觅,觅之无踪。既无能起之心,亦无所灭之迹。起灭俱离,所离亦空,心境豁然,名为见道。”   下面是讲由缘上述法义作意串习而悟入无分别智的具体过程:   从缘知唯识,...断惑依过   例如,一般都承认见道已断除见道所断,而且断后不再入相续。否则,已断烦恼又在相续中生起,那就有见道菩萨又堕为凡夫的过失。肯定这一点之后,再观察见道菩萨的相续,只有未转依和转依两种情况。如果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辨法法性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3025832435.html
  • 心识净化的进程及净心的妙用

    位   5、顶 顺抉择分   6、忍   7、世第一   8、须陀洹(预流)向 见道位   9、须陀洹(预流)果   10、斯陀含(一来)向   11、斯陀含(一来)果 修道位 四圣位 ...俱舍论》称此为“顺福分”,谓遵循五戒十善等法修集做好人、过好生活、能再生于人天的福报,生起世间有漏的善根,为该论所列见道前的三顺分之初。这一阶段,相当于南传佛学七种清净中的第一...

    陈兵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2740052.html